-
Notifications
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- Fork 4
Open
Description
现在 mirrorrequest 那边挂着许多申请,也经常有人发邮件申请新增镜像,但多数都没有下文,一直把 issue 留在那里或者一直不回复邮件也不太好,我建议这样改善:
- 明确一个进入正式讨论的门槛,如需要 3 或 5 个用户,通过描述自己接触到相关项目的渠道、实际需求、使用该项目的现状等,体现出自己对该镜像有真实需求。达到这个门槛后我们才处理相关申请。因为建镜像的目的是让大家使用,如果建了后没人用,就没有意义花力气调研、配置、维护。
- 找一种方法清晰地向大家传达出这个规则,并且容易按当前联名申请的实际用户数量排序查看所有申请。现在基于点赞标志的投票方式比较随意,既不易计算真实用户数,也不易排序查看(虽然能做到)。然而具体什么方法比较好,我还没想清楚,大家有何高见?我想到的一个可行的做法是继续使用 issues 讨论,规定发言第一行只包含“支持”二字即表明自己是在作为真实用户支持,用 webhook 和 GitHub API 收集信息,另外做一个“当前排名”网页来展示投票情况。机器人也可以在任何新 issue 被创建后立刻发表一条评论,描述投票规则并给出一个链接,点开能看到这个镜像当前的票数情况,方便大家使用。
- 对于达到了门槛的申请(应该就不会很多了,所以我们会更有意愿去调研一下可行性),应当确保跟进处理,处理起来有困难的应当回复解释。
- 开启后一定时间内,如 3 个月,都没有达到门槛的申请,不需要调研或回复,直接关闭。
- 不时根据 Nginx 日志等信息分析镜像使用情况,如果镜像消耗资源较多且看起来没人用了,可以进行删除投票。删除投票是给”不删“这个选项投票,规则和新增镜像相同,如果一段时间后投票数不足就删除。为了让大家知道正在进行删除投票,避免不知道的情况下镜像就被删了,或许可以先停止该镜像的服务,但保留配置和数据,投票到达一定数量立刻恢复,或者过期后真正删除。
希望这些提议能征集到真正有需要的镜像,合理关闭那些没人 follow 的镜像申请,并改善镜像的删除规则~
Metadata
Metadata
Assignees
Labels
No labels